走好营商环境“赶考路” 当好见证服务“答卷人”

发布日期:2023-10-08 09:47 浏览次数:

砥砺奋进开新局,乘风破浪赢未来。

近年来,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坚持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为统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立足自贸试验区功能定位和发展大局,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突破两手抓,通过升级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软硬件设施、优化交易现场服务、完善制度保障等举措,不断厚植服务保障“底色”,擦亮营商环境“成色”,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时不我待的气魄,凝聚起高质量服务的强大合力,拿出高质量服务的真招实策,走好营商环境“赶考路”,当好见证服务“答卷人”。

竭诚干事,奋力书写阔步向前的“发展答卷”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落实“强省会”“东强”“五区叠加”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凝心聚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事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添彩。

项目为王,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加速落地。高新区产业项目集聚,为服务好省市重点项目进场交易,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在法律规定时限压茬进行,确保“项目突破年”重点项目整体进度。

开启绿色通道快进场。制定《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重点项目进场交易管理办法》,细化重点项目进场交易流程各环节要素。根据标厅承载量和项目需求,合理调配资源,为项目进场交易建立“绿色通道”。交“e”先锋主动对接交易主体,对项目实行快审快办、特事特办、容缺办理,全力做好项目进场交易审核和场地预约服务,项目早进场、快交易。

协同联动项目快落地。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备案、公开招标后人员动态管理等业务与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管理“无缝隙”衔接、全链条服务,高效推进了算谷浪潮科技园项目施工项目、汉峪片区B-05地块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项目、清河电科产业园(一期)施工总承包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如期完成进场交易,保障项目早开工、快见效。

聚焦主业,持续推动交易服务提质增效。以“1334”发展思路为统领,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加快融入数字政府建设,不断完善交易服务机制,努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公共资源交易利企便民成效逐步显现。

企业办事“零跑腿”。精简流程,依托全流电子化招投标业务的开展,实行了“即办理”制度,投标企业只要手持“CA锁”通过远程解密方式,在电脑前就可完成全部操作。代理机构网上提交申请,预约标厅,足不出户就能开展业务,实现了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最多跑一次”到“零跑腿”的转变,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开标过程“不见面”。依托电子交易平台建设运行了“不见面”开标系统,投标人不用到交易现场即可线上参加开标活动,彻底打破了区域、时间限制,开标时间由原来一个小时压缩至5分钟内,节约了企业的通讯、交通、人力、管理等交易成本,同时保证了招标采购项目开标、评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投标企业“减负担”。依托市交易平台“电子保函”、“政采E贷金融服务”等特色功能,联合金融机构拓展“公共资源+金融服务”业务,有效帮助投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

开拓创新,深入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积极探索,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实现统一市场、公平配置基础上效率效益效能的不断提升。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拓展黄河流域省际交流合作,先后与河南巩义市、宁夏石嘴山市、宁夏固原市、淄博周村区等地域签署《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好友”关系,实现互联互通,奏响资源跨区域交易高质量发展“大合唱”。

推进产权交易“应进必进”。5月17日,推动完成了石料一宗拍卖项目进场交易,填补了高新分中心拍卖类项目进场交易的空白,同时实现了产权类项目进场交易“零”的突破。

推出首单“评定分离”项目进场。8月1日,高新区首个采用“评定分离”方式开展的交易项目——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装修项目(EPC)顺利完成进场交易,标志着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取得新突破,有效推动了招标人权责统一,对预防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促进招标择优、合同履约、市场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请进来+走出去”助企纾困。充分发挥“五大员”作用,积极组织“助企联络员”上门对接,走访企业,靠前服务,宣讲“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服务保障制度,助力项目及时高效落地。

召开请进来∙共商“易”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座谈会暨服务者沙龙活动,邀请招标代理机构围绕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系统操作等方面开诚布公谈想法、说感受、提建议,共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发展大计。

赤诚为民,奋力书写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民有所求,我有所应。民生项目关系着千家万户人民的安居乐业,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程。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各项便利措施,对民生项目、应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探索出一套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保证项目进场交易各环节通畅无阻,为民生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保驾护航。

服务首场电力项目获赞

3月份,首个进场交易的电力工程项目——“东城综合智慧热源配套飞跃大道中继泵站项目10KV配电工程施工”项目顺利完成进场交易。交易期间,审批服务部充分发挥交“e”先锋服务队伍优势,实时跟踪交易进度,力求交易项目“进得来、办得快、效果好”,保障了项目交易的顺利进行,获得交易主体的好评。

开辟“绿色通道”助力教育民生项目开工“加速度”

针对高新区秋季开学前政府采购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实际情况,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把暑期教育类项目纳入重点保障清单,积极主动对接,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估评标时长,错时使用标厅,盘活单日可用评标厅,对教育民生项目实施优先安排,推动项目交易提速增效。同时,实现“1+1”负责制,安排专人对接,掌握项目进度,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优先保障教育民生等重点项目进场交易,为高新区中小学校抢抓“黄金工期”保驾护航。

严于律己,奋力书写风清气正的“廉洁答卷”

把防范廉政风险、实现阳光交易贯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全过程,强化数字支撑、流程再造、制度创新、信念教育,着力打造阳光、高效、清廉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数字见证,织密“防控网”。运行交易服务进度可视化系统,做到项目进度流程全公开、中标候选人全公开,实现开标、专家抽取、评标等各环节进度及评标结果的有机串联,保证交易过程可溯可查。打造数字见证新模式,实行代理机构“不见面”服务,保证评标的公正性。

“1+N”监督,筑牢“防控墙”。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为圆心,以进场项目交易各环节为半径,采取“四防”举措,即:“物防构筑空间屏障、技防织密时间防线、人防瞄准关键环节、心防确保警钟长鸣”织牢织密公共资源交易风险防控网。

开展廉政教育,绷紧“廉洁弦”。推进廉政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时刻绷紧“廉洁弦”。每日一学习、每周一警示、每月一教育,将廉政教育与主题党日活动相融合开展专题教育,常态化组织一对一谈心谈话,全面提高党员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大河奔腾,气象日新。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将立足高点定位,围绕平台功能提速、营商环境提质、区域合作提升、干部作风提神,对标先进谋发展,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奋力谱写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技术支持: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