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试先行蹚新路 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首席标准官”制度试点走在前

发布日期:2023-08-22 10:51 浏览次数: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以下简称济南片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制度创新的首创性和实效性。成立近四年来,济南片区累计推出实施700余项制度创新举措,形成32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确认制”等19项得到国家部委认可,“链上自贸”等53项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

今年4月以来,济南片区制定印发《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首席标准官”制度试行方案》,开展试点启动活动,在全国率先实施推广“首席标准官”制度,选取华熙生物、山东特检科技、政和科技三家企业为“首席标准官”试点单位,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济南片区科技创新优质企业首席标准官全覆盖,试点效果初步成效。

标准化制度助推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

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合作交流局局长王来军介绍,做好科技创新标准化工作,试行“首席标准官”制度,完善标准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既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提升济南片区标准创新力,打造标准化创新发展高地,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济南片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企业最密集,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片区企业标准化基础条件扎实,推进“首席标准官”制度能够满足企业标准化工作转型升级迫切需求,以标准化工作提升带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采取的‘首席标准官’制度,我理解的就是用‘有形的手’来影响‘无形的手’。所谓“有形的手”就是政府通过政策或者是宏观的一些调控手段来影响市场经济,比方说像市场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这样一个巧妙的工作安排。特别是像我们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通过标准化我们才能市场化,支撑后续的规模化、效益化,这个行业才可以可持续做大做强。”作为“首席标准官”制度首批试点企业,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标准官朱涛认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不仅对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具有战略性、规范性作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特别我们做科技服务业,有一个科技服务工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靠标准化来实现,实施‘首席标准官’制度,通过标准化的过程,可以摆脱人员的依赖,能够实现规模化。”在朱涛看来,科技服务业通过标准化固化工作流程和模式,在把流程和模式做成工具完成平台软件化的过程中,加上标准化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做支撑,就能实现整个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推动行业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

未来,政和科技将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标准与技术创新、专利的联动,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链接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建设“平台建设+平台运营+产业服务”三位一体,打造“平台+数据+应用+服务”云生态产业圈,推动先进的技术成果形成高质量的标准,以标准化引领企业发展提质增效,服务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建设和济南“强省会”建设。

标准化工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随着‘首席标准官’工作制度的建立,我们调动公司各部门积极参与国家、地方与行业标准研发、编制的积极性,公司标准化工作办公室先后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多个标准的立项申请。”据山东特检科技有限公司标准服务事业部部门经理陈玉金介绍,目前“工业检测实验室安全技术规范”、“化学物质的热稳定性测定快速筛选量热法”已通过立项申请,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

为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规范管理水平,山东特检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中始终贯彻标准引领,在安全生产、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将研发成果、专利技术与标准化制度有机结合,努力推动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公司先后组织编写了《山东省工业企业燃气设施安全运行规范》及浅海钻探模块化地质平台安全技术认证和检验技术规范。

“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体系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管理标准框架设计的前提是业务流程架构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不同的需求与角度,建立了“3层5类”的管理标准体系,分为方针策略层、程序流程层、操作指南层3个层级,定义了手册、办法、程序、细则、指南5种类型管理标准。”陈玉金介绍。

下一步公司将由“首席标准官”牵头,带领标准专员进行企业内部在体系执行方面的联络与沟通,针对普遍性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进,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不断向更高境界发展。

标准化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企业产品、技术服务质量,济南片区确立了符合企业特色的标准化发展方向和目标,形成了“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等覆盖产品、技术、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体系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助力试点企业实现技术标准制定78项,工作标准56项,管理标准67项。

华熙生物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透明质酸产业化水平居世界首位,企业十分重视从原料这一“源头”严把质量关。目前华熙生物拥有化妆品级原料SKU超过100个,并拥有多项国内外高水平资质认证,而且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原料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设在华熙生物。不断创新高品质原料,2022年华熙生物化妆品新原料“水解透明质酸锌”、“水解透明质酸钙”以及“N-乙酰神经酰胺”成功备案。华熙生物还主导参与了《化妆品用透明质酸钠行业标准》制定,引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联合公司所有的部门从研发到生产到整个销售和市场端全链条实行标准审核,使得推上市场的产品更符合我们的标准和国家的标准。”华熙生物常务副总刘爱华介绍道。

据了解,在试点运行中,首席标准官制度助力华熙生物参与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29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修订和起草工作,目前还在制定中的标准22项,立项申请中的标准4项,在产品质量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上获得高度肯定,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样本力量。

科技创新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济南片区将通过搭建平台、扩面提质、总结推广、出台政策等方式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标准化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试点企业强化标准化理念,重视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的“首席标准官”实施路径和经验做法,引领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标准化创新工作。



技术支持: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