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深化自贸金融改革 激发产业发展动能

发布日期:2024-04-03 12:54 浏览次数:

近年来,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创新引领,大力发展跨境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为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先后设立科技支行等特色银行机构25家,科技特色保险机构7家,形成33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60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形成了跨境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金融“四位一体”金融生态。《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典型案例入选《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书,并作为第一辑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01

多渠道提升跨境金融创新能级


立足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跨境资本自由流动。一是落地QFLP外资新模式。推动落地2家QFLP外商基金,首单中企国云星生(济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在新加坡募集的首笔资金到位,主要投向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促进全市产业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第2单设立与瑞士SSP合作的济高新动能(济南)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583亿美元,主要投资大健康、金融、科教文化、智慧城市、新材料、新能源板块,以金融创新打造外商投资“新引擎”。二是打造融资租赁新模式。创新出台对融资租赁特殊目的单一项目公司(SPV)注册辅导的相关意见,开辟SPV绿色前置审批通道,助力济南市首家融资租赁特殊目的单一项目公司(SPV)落户济南片区,为融资租赁下游端开展单船单机、成套设备等进出口业务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探索跨境金融新渠道。推动长三角地区外首单自贸区债券、全省首笔离岸人民币债券落地,开辟资金来源“双行道”。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本外币一体化创新试点,打造集共享跨国公司外债额度、简化境内成员企业融资流程、发债资金在岸离岸灵活结汇、境内外资金便捷调拨于一体的创新模式,累计为企业办理收付资金37.55亿人民币。联合金融机构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为境外机构开立NRA账户业务功能,打通境内外信用传输通道,推动山东电建沙特子公司首次实现NRA贸易融资贷款;推动浪潮集团等5家公司实现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收付金额超23亿元。积极承接数字人民币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持续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文旅消费、民生普惠和科创金融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全市共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194.1万个,累计交易3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结算商户门店累计达21万个。落地首笔“绿色供应链票据+数字人民币”贴现业务,3家银行实现数字人民币贷款发放3040万元。

02

多点突破创新科创金融产业模式


抢抓济南市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自贸创新服务科创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政策扶持和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创新科创金融产品。推动片区内济高财金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济南市首单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用于科创领域股权投资,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二是拓展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中国银行落地系统内全国首家“5G+CBD”特色支行,将5G通讯、跨境大数据、人工智能、语义分析、生物识别等新科技元素综合融入到网点智慧服务,为科创企业在科技智造、绿色产业、普惠金融等方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山钢资本金控租赁以直租业务模式更新核心设备,有力提升钢铁主业绿色环保水平。打通金融+医疗制度创新堵点,推动金融租赁进入医疗器械领域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培育山东自贸试验区金融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颁发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张《医疗器械许可证》,发证当天企业便与三甲医院签下3000万元的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带动金融租赁拉动健康医疗行业的投放达10亿元。三是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构建知识产权基金循环运营机制。成功推动山东省第一支知识产权基金——“济南三价融智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落户济南片区,为知识产权密集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联动组织多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辐射企业1000余家;创新助力全市专利权质押登记546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44.29亿元。

03

多维度赋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积极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探索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新模式,着力营造绿色金融创新生态体系。一是创新新能源期货交易模式。推动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交割仓库正式生成全国首批期货工业硅仓单,实现全国首个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平稳起步。二是拓宽绿色金融融资渠道。创新利用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国开发署和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GCF)等国际组织资金,联合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山东省绿色发展基金,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三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动山东高速成功发行10亿元全国首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债,有力促进山东省黄河沿线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国泰租赁成功发行8.43亿元山东省首单融资租赁绿色ABS产品,绿色等级为行业内最高等级G1级,绿色资产率100%,为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力量和金融支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