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5-10 14:19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历下区块积极抢抓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科创金融、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走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历下自贸路径”。

集聚“新要素”,畅通产业链

一是聚焦优势产业强链成势。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科创金融等重点产业链,积极对接产业链细分领域、配套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以及补链、强链、延链型项目,加大对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吸引华为山东区域总部及济南研究所、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头部企业落户长岭高科片区。积极探索数据价值化,引入通汇资本供应链科技板块全国总部,全省首个接入上海票据交易所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落户济南中央商务区。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链式产业集群,历下区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入选山东省软件名园,信创产业获评山东省“雁阵型”产业集群。

二是紧盯核心项目补链延链。锚定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产业链“高精尖缺”和价值链“前端”企业,锁定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梳理31个重点招引方向,筛选产业链上下游119家招引目标企业。积极与赛富乐斯半导体、软通动力、神州数码等生态企业对接,在半导体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算法、物联网应用和高端软件开发等领域深度布局。

三是着眼未来产业固链强基。加快“四算”全链条全生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华为“三个创新中心”完成鲲鹏、昇腾国产化应用适配认证697个,汉鑫科技智能制造大模型本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完成主体能力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签约落户,累计推动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72家,获评首批山东省DCMM贯标先进区。高标准推进“一网统管”全省改革试点,构建精细服务居民的社会网格和精准服务企业的经济网格,累计建成5G基站6854个,在全省率先实现5G网络信号全覆盖。

打造“新平台”,提升创新力

一是放大创新平台“虹吸效应”。坚持以平台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域统筹、高标推进。积极承接全市“1+N”项目孵化矩阵建设工作,以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为核心载体,推动中国科协海智基地等一批优质平台加快建设,打造全省知名的创业孵化集群空间,2023年新增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平台107家。

二是融入国家引才“平台布局”。积极承办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及首届创新大赛,人力资源产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省留学人才之家落地启用,夯实“双创”工作基础。抢抓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机遇,依托全国首家齐聚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省级基地、 2个市级私募投资集聚区,以及上海技术交易所山东科技金融中心,引导金融资源向“专精特新”集聚。

三是增强绿色创新“供给能力”。全面落实“双碳”战略,深化对关键绿色技术的研发与突破,聚焦清洁能源等领域技术攻关,制定“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CBD南部能源中心供冷面积达5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成功发行全国首笔“碳中和、乡村振兴”双贴标债券、山东首单“可持续发展债”,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构建生态资源融资担保体系,打造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

四是发力生物医药“新兴业态”。依托长岭高科片区,重点培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抗体药物、疫苗药物四大新兴业态,形成立足济南、辐射全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银丰医疗广场等项目已签约落地,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中试基地成为省内唯一一家由省科技厅批复的高标准建设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服务载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