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9 11:09 浏览次数:
点击播放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牢记嘱托,山东探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在 “走在前 挑大梁”的经济长卷上,对外开放的篇章始终风光无限,进出口屡创新高。
总量增长,是山东外贸为经济发展贡献的稳固底盘。2024年,山东省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实现3.38万亿元;在这样的规模之上,今年,山东外贸大盘持续发力,前7个月,实现进出口2.04万亿元,同比增长7.3%,在五大外贸省市中增速排名第一。
青岛海关副关长石勇 :“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出口均保持稳定增长,出口发展基础牢固;资源类商品、消费品、科技类零组件进口均稳中有增,有效满足了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不断丰富的消费需求。当前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山东外贸顶住了压力、抗住了风浪,正成为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稳定因素。”
变量可控,是山东外贸大盘固稳提质的坚强保障。外部环境越是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就越要向新政策、新市场要动能。今年以来,山东发布外贸稳量提质十大行动,在市场开拓、跨境电商、海外仓跃升等方面持续加力,出台39条政策措施,加快实施“万企出海,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
省商务厅外贸处处长马翎:“上半年,我们共组织6100余家企业参加200余场境内外展会,举办了36场精准采购对接活动。我们还将加快建设山东外贸、中国大集等数字化、国际化营销平台,推动设立境外营销工作站,为山东企业出海提供外贸“全托管”服务。”
质量提升,是山东实现贸易结构优化的强劲动力。上半年,山东机床、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增长36.3%;前七个月,机电产品出口5990.3亿元,增长10.7%。一大批明星产品塑造了山东外贸的新形象。在济宁,珞石机器人公司的海外销量增长迅速,眼下正筹备欧洲子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投入。
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海外销售总监聂寇准:“(销量)相对去年同期增加了50%,出口机器人量今年有望突破千台,产品远销海外各大洲,远销德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能量升级,是山东打造对外开放平台的长远目标。新领域、新面孔亮相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超20%的嘉宾来自人工智能、现代金融等前沿领域;27个重点合作项目在港澳山东周集中签约,总投资达29.8亿美元。山东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发布五批制度创新成果,截至去年,共有221项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实际使用外资6.4亿美元,占到济南全市的77.2%。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喆:“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将紧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放大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与重点区域形成创新合力。”
物畅其流,是山东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在腹地,驰骋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在港口,360多条航线经纬交织,青岛港海铁联运箱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集装箱航线突破230条“大关”。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副总经理孙萌萌:“今年前七个月,青岛港新增了13条集装箱航线、4条件杂货航线和5条海铁联运线路,在航运版图上刻下“核心枢纽”的鲜明坐标,见证和支持了越来越多的“山东优品”和“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勇立潮头、踏浪争先。当前,山东全方位、全领域开放格局愈加明显,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千帆竞发。 山东将在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